近日,月餅托內含塑化劑報道讓人局促不安,隨著中秋臨近,月餅市場也受其影響。塑化劑如影隨形,似乎無處不在。拋開其他,今天小編只講講塑化劑,它對人體健康有何危害?如何才能遠離?
其實塑化劑,就是通常所說的增塑劑,是常用的塑料添加劑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這種物質,可以使其柔韌性增強,容易加工。塑化劑的種類有百余種,使用最普遍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,如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、鄰苯二甲酸二酯等。
塑化劑的作用是增強塑料的柔韌性,像聚乙烯、聚丙烯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本身具有良好的韌性,加工時一般不需要再加入塑化劑,或者添加的量極少。但聚氯乙烯、聚偏二氯乙烯等塑料本身材質堅硬,為了使產品具有一定的韌性,方便加工成型,這些塑料加工時則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塑化劑。
塑化劑的使用量是有限制的?!妒称啡萜?、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》中規定,DEHP、DBP的特定遷移量(即添加劑從食品容器、包裝材料等產品中遷移到與其接觸的食品中的最大限量)或最大殘留量分別為1.5mg/kg、0.3mg/kg。而且僅用于接觸非脂肪性食品的材料,不得用于接觸嬰幼兒食品的材料。
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介紹,食品中的塑化劑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:一是接觸食品的塑料容器、管道、包裝材料和密封材料等遷移入食品;二是環境中的塑化劑對食品的影響,如土壤、水中存在的塑化劑可能進入食品鏈影響食品。另外,一些食品添加劑如食用香料香精中可能含有塑化劑。
衛生部規定,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是可用于食品包裝材料的增塑劑,不是食品原料,也不是食品添加劑,嚴禁在食品、食品添加劑中人為添加。
醬油里到底有沒有塑化劑?先看醬油的生產過程。百年老字號李錦記的技術人員介紹,傳統的釀造方式就是用黃豆、面粉及鹽發酵釀制,不添加任何香料、香精。先清洗黃豆,再用高壓蒸汽蒸熟。然后將蒸熟的黃豆與面粉、曲粉混合,配上鹽水,放到發酵缸自然發酵。送料管和醬油輸送管用的是不銹鋼材質,防腐蝕。發酵缸由玻璃纖維制成。這過程可以說和塑化劑一點不沾邊兒,那再看包裝。目前,大部分醬油都用玻璃瓶裝,有些大容量的是用塑料瓶。塑料包裝用的是PET材料。
常見的塑化劑為酯類,酯類在油脂類物質中的可溶性是最大的;其次可溶于醇類,如白酒等;酯類在水性物質中的可溶性很小,如各種飲料和醬油等。所以說“打醬油”,就是打塑料瓶裝的也并沒有那么危險。
PET材質的塑料瓶一次用完后最好就丟掉,不要反復使用。有研究發現,PET材質塑料包裝容器用了10個月后,可能釋放出DEHP,也就是塑化劑。另外避免將瓶子放在直射的陽光下和溫度較高的爐灶旁,更不能裝熱水或熱飲料。有些消費者用飲料瓶盛放老酒、醬油、醋等調味品也不可取。
部分有毒性的塑化劑,像DEHP、DBP等,可能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。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伍學焱教授表示,按照我們已形成的現代生活方式,完全躲開塑化劑幾乎不可能,但也沒必要過度緊張,因為正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塑化劑并不會傷害人體。塑化劑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傷害,主要取決于量的多少。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介紹,塑化劑對人健康的影響取決于其攝入量大小和攝入時間長短。
國際上動物實驗研究表明,長期大劑量攝入“塑化劑”,會干擾人的內分泌系統,還有生殖毒性,如損害男性生殖能力,促使女性性早熟。
從確保人體健康出發,根據國際權威衛生健康評估機構的研究,成人終身每天攝入DEHP不超過3毫克、攝入DBP不超過0.6毫克,不會造成健康危害。
了解塑化劑之后,我們沒必要談“塑”色變,更沒必要對所有塑料制品“敬而遠之”。前面專家講到,塑化劑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危害,主要取決于“量”的多少。除了前面講的塑料瓶不要反復使用外,還有幾招供參考:
第一招:少用PVC塑料制品。如果塑料制品上標有PVC,就說明里面含有塑化劑,購買和使用時需要特別注意。尤其是選擇兒童用品時,過軟、過小的塑料制品盡量少買。買保鮮膜時選聚乙烯保鮮膜,不要買沒標識的。
帶保鮮膜的食物一定不要放入微波爐里加熱,尤其是肉類,塑化劑一旦接觸油脂,就會釋放有毒物。另外塑料飯盒不要隨便放進微波爐加熱,除非注明微波爐專用。因為塑料制品受熱升溫,或接觸到油脂類物質,都會增加塑料中塑化劑的遷移。
第二招:多用瓷制餐具。少吃一次性塑料包裝的食品,在家里盛裝食物時,盡量選擇瓷質餐具。PET材質的塑料瓶耐熱溫度是70度,因此盡量避免用塑料容器或塑料袋裝熱水、熱湯、熱豆漿等。在外吃飯打包時也少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飯盒。有家長常將塑料奶瓶放在熱水中保溫,以方便隨時喂奶,這樣做也是不安全的。建議使用玻璃奶瓶。
第三招:少吃動物脂肪。許多有毒化學物質用脂肪的形式在食物鏈穿梭,少吃動物性脂肪,可大幅降低人體受到環境荷爾蒙干擾的機會。
第四招:堅持“二少二多三去”原則,即少加工、少食品添加物,多天然、多蔬果,以及去防腐劑、去色素和去香料。
免責聲明:
1.以上言論僅代表作者本人意見,不代表本站立場;
2.轉載文章請注明出自"普拉司網(
3.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、處理。